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于川普和俄罗斯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他的对手和批评者一直抓住不放的问题。指责对手往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制造假的黑材料,也就是诬陷,还有一种就是搜集真实存在的黑材料。问题是,后者的做法,材料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但是两者的区别,就好像假新闻,和不准确的新闻报道一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这次被BuzzFeed全文刊登的关于川普被俄罗斯政府刻意栽培,以及普京握有川普软肋的报告,是由他的对手聘请独立第三方专业人士进行的调查。对于这些专门做这门生意的专业人士和专业公司来说,不会用捏造的事实自己砸自己的饭碗,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不会犯错,因为这要视乎他们搜集情报的能力,给他们提供情报的网络的可信度,甚至有这种可能,线人故意提供假情报,虚晃一枪。

也因为这样,得到这份报告的媒体,迟迟都没有报道这份报告。对于川普的对手来说,当然希望媒体越早报道越好,这也就是这份报告早早的,在选举前已经被送到多家媒体的手中。但是对于媒体来说,不管是政府还是其他机构,还是个人,这样的指控,需要的是多个信源的证实 (如果看过电视剧“新闻编辑室”,通常需要两个独立的信源来证实,所以电视剧中,为了是否报道一个名人的死讯,有争议),这是因为,新闻媒体之所以是新闻媒体,它们的职责之一,就是进行核实,而不是仅仅做一个传声筒 (当然,很多媒体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太难,需要花时间,需要放弃; 比别人都报道了,我不报道,还有啥意义?)。专业的新闻媒体和读者之间有一个契约,那就是读者透过媒体获取的资讯,是已经透过媒体进行了核实,或者是媒体透过可信的信源所获得的。但是谁都知道,这样的报告内容,媒体进行核实的难度是巨大的,因为如何和川普或者俄罗斯政府进行核实(事件的当事双方),想都不用想会是怎样的回应。也因为这样,这份报告,一直没有透过媒体和抵达公众。​

但是最终BuzzFeed选择公布了报告全文,他们的理由是,因为这份报告已经由情报机关交给了川普和奥巴马,虽然BuzzFeed不知道内容的真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公众有权利知道更多。当然,这引起了美国新闻界内部的争议,关键点就在于,既然BuzzFeed​无法确保内容的真实性,那么公布全文,是违反了和读者之间的契约。其实这样的争议也可以放在中国:比如网上有关于某个官员,政府部门或者公众人物的指控,但是媒体无法证实。这个时候,媒体是否应该报道这个指控,因为被指控人是公权力,或者是公众人物?

至于我个人的看法:其实互联网时代,这些内容已经存在于互联网上。但是媒体的报道,即便重点说明这些内容还没有确认真假,因为一些受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度,或者说潜意识里面对于媒体的定义,那么,很容易的,会认定这些内容是真实存在的。也因为这样,如何认为自己是一个专业的新闻媒体,愿意遵守严格的媒体伦理和专业要求,那么,这样的内容,是不应该在无法证实的情况下刊登的。但是对于BuzzFeed做这样的决定我并不意外,大选期间,这家媒体已经旗帜鲜明的表明,基于川普是和香烟一样对身体有害,所以不会刊登任何川普的竞选广告,也因为这样,对于这家媒体独家报道的关于川普的内容,既然说明还没有确认,那么我也就是看看而已,不会太当真,会耐心的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作为一家立场鲜明的反对川普的媒体,其实做的就好像那些立场鲜明的反对希拉里的媒体一样。但BuzzFeed比那些刊登假新闻的新闻网站有本质上的区别。尽管川普指责说这是“假新闻”(fake news),但是他其实混淆了假新闻和未经证实,或者事实还没有完全清晰的新闻事件之间的区别。

假新闻是指那些完全凭空捏造的新闻,比如说华盛顿的一家披萨店是希拉里团队​虐待儿童的据点,结果一个充满了正义感的哥们,拿着枪来到这家店的门口开枪要惩恶锄奸;但是正是因为这份报告已经被提交给情报机关,情报机关也证实已经向奥巴马和川普转达,这份报告真实存在,并不是媒体捏造出来的一份不存在的报告。川普应该要指责的是他的对手捏造事实,而不是媒体制造假新闻。不过,把所有对他不利的新闻报道都指责为假新闻,这已经是川普用了无数次的手法。用这样的手法的政客和政府很多。这个时候,作为普通民众和看客,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相信谁,虽然是个人的选择,但是如果对于媒体的运作,已经对于界定假新闻的定义不清楚,则很容易站到媒体的对立面。

对于自己不希望看到的新闻,或者因为新闻里面存在一些事实不清晰,甚至是错误(这是经常会发生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专业水平,可能是因为能接触到信源的关系等等,以后我们专门谈)而指责一家新闻机构是假新闻的制造者,对于面对媒体监督的一方来说,相信的人越多,自然越得益,但是对于需要媒体去监督的普通民众来说,不如这样想一想:如何缺乏了愿意监督的媒体,对自己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也因为这样,维护新闻自由,在美国,不管左右,这是共识,只不过争议在于,双方都在指责对方破坏新闻和言论自由。

作为一个媒体消费者,需要具备分得清假新闻的能力,但是同时,有需要明白,新闻会出现错误,新闻事件是在不断发展,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反转 (因为可能原本沉默的人站出来说话),正是因为这样,在一个新闻事件出来之后,首先接收的不是观点,自己先不要下判断,而是找到新闻当中事实的部分,如果有疑惑,或者觉得不可思议,超越了自己的认知,那么,花点点时间,多搜集一些资讯,因为一条新闻,一家媒体,是不可能提供给你所有你所需要,或者想要的资讯的。

举个例子,当我听到尼日利亚出现“塑料大米”(Plastic rice)的新闻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有点不可思议。于是去搜集了不少资料,明白了这是一个专有名词,这种合成大米,是用番薯,土豆和树脂做成,成本比大米要低,而且在过去几年,不仅仅是尼日利亚,而且在印尼,越南和印度,都有消费者投诉。不少网友指责媒体报道假新闻,主要的理由,就是塑料大米的成本更贵,很显然,因为“塑料”两个字,使得这些读者想当然的从这个角度来进行理解。而且这个消息,是由尼日利亚海关开记者会公布,而且记者们也有机会亲自目睹和感受被截获的2.5吨货品,因此指责这是假新闻,是完全无法成立的。至于这些大米来自哪里,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尼日利亚官员指可能是中国,公开说法则是来自远东,媒体进行了报道,中国官方之后否认。那么,这些大米到底来自哪里,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不过尼日利亚卫生部之后则公布,这些大米不是海关之前所说的“塑料大米”,但是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大量细菌,至于到底来自哪里,则没有了下文。但是,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尼日利亚官方会不知道来自哪里吗?是不是有责任向公众交代呢?

报道这则新闻,媒体的权威消息来源是尼日利亚官方,但是新闻是在不断发展中的,因为检测需要时间。那么在等待检测结果的时候,当有消费者投诉,当有政府部分开记者会,媒体是否应该报道呢?作为消费者,是否有知情权呢?即便之后官方说法和开始有所不同,那么责任是在媒体,还是在官员和政府部门呢?

其实作为媒体消费者,看到这样的新闻,可以有另外一种反应,那就是增加对于假冒伪劣食品的认知,因为这关系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最近,香港和加拿大也有出现有消费者投诉餐厅的米饭质量存在问题,可能是“塑料大米”。加拿大的投诉个案经过政府卫生部门的化验之后,已经还商户清白,香港的投诉个案,则还在等待政府的化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餐厅已经停用被投诉的品牌的大米,媒体也报道了相关的品牌。之所以商家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经过媒体报道,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危机事件,这样的做法,更像是“危机公关”。很可能最终的结果证明商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作为消费者,你是愿意看到媒体报道?宁愿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还是觉得媒体是在添乱炒作呢?

说到炒作,下个星期,我们来聊聊这个词。

最后,推荐一本有趣的书,专门介绍各种假食品, 这是个全球存在的问题,就当自己多掌握点相关知识吧

媒介素养课堂(15)

 

 

话题:



0

推荐

闾丘露薇

闾丘露薇

291篇文章 7年前更新

现供职于凤凰卫视。上海出生成长,香港实现理想,成为一个媒体人,相信吵闹不可怕,沉默更可怕。热爱新闻,热爱网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