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外滩画报专栏
-----------------------

采访一个中秘,也就是在外国驻华媒体工作的中国助理。准确的说,他已经是前中秘了,因为我们见面的那天是他最后一天上班。

我们约好了在建国门外的外交公寓楼下见面。算了一下,第一次到这个地方,应该是九八年,来在这里办公的美联社,透过卫星传送素材回香港。最近这两年,不再需要来这里,一来网络改变了传统的图像传送方式,就连美联社自己,也是透过网络,而不是卫星来传送自己采集的素材回伦敦了,二来,其实美联社也已经搬去了新的地方,租用了真正的商业大厦里面的办公室,再也不是在住宅里面办公的格局了。

虽然没有去过他们新办公的地方,不过有机会看了一下华尔街日报的在北京的新办公环境,宽大亮堂的办公室,坐的满满的,还有一个小巧专业的演播室,专门制作网络视频节目以及进行访谈采访。从办公的地点,设施,到员工的人数,特别是外国员工的数目,显然是大手笔投入,负责人告诉我,自从默多克收购了华尔街日报之后,北京办事处一直在扩大,而聘请外国员工的一个基本条件是,须要懂中文。默多克从来都是把媒体当成生意来做的,赚钱优先,看来,他相信,报道中国,是一个赢利的方向。

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国际媒体,在过去这些年,都开始增加了在中国的投入,比如开设中文网站,尽管服务器多不在中国内地,要面对中国内地的使用者无法浏览的风险,但是这个庞大的市场,谁也不愿意放弃。同样的,中国的英文媒体,在过去几年,也不仅仅只有中国日报,英文版的环球时报,一面世就让英文读者还有不少中文读者有点“惊艳”,因为和它的中文版相比,很显然,它尝试给它的目标读者一种这样的印象:我们按照西方的新闻规律来报道新闻的,就连中国日报,如果现在放下成见,好好去读的话,应该可以慢慢消减原本对它的那种:“宣传”,而不是“报道”的印象。

扩张的外国媒体,离开了外交公寓,还有一些留在那里,也有一些新的外国媒体来到中国,这些当然规模非常小,一个或者两个记者,加上几个当地聘请的工作人员,包括中秘。这些外国记者里面,有的熟悉中国,有的则是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对于这些外国记者来说,中国新闻,在他们工作的媒体,只不过算是国际新闻,永远也不会是他们的读者最为关心的,拿报纸来说,最多上国际版的头条,或者是仅有的机构面向全球的电视新闻频道的某个时段的头条,或者是篇幅相对大一些。

当然,有心的记者,他们可以透过工作,积累和观察,最终可以变成一本书,和新闻报道需要遵守很多的准则不同,要考虑读者的需求,要考虑供职媒体侧重的角度,自己想做的报道题材,未必被后方同意,或者最终刊登的报道,可能被编辑改的面目全非,甚至,很多的主观观察和体会,不能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而书,文字则都是自己的。当然,这是每一个记者,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国,都面对的问题。

不过,媒体也在改变,报纸鼓励记者们写博客,或者是个人风格的专栏,因为虽然不足以成为一篇报道,但却可以提供很多细节。当然,是否好看,这个时候很考验记者们的观察力以及文笔以及角度,这一点,我自己当然身有体会,因为我也在写专栏以及博客,我明白,读者们希望从这些媒介上面,看到更多,和新闻报道不一样的东西。

曾经,中国之外的人要了解中国,只能够透过传统媒体的报道,社交网络的出现,渠道增加了太多。一些民间的英文网站也应运而生,它们把中国的报纸,热门的博客,当然现在少不了微博,翻译成英文,这些内容更加的民生和多元,补充了传统媒体,过于放在政治和经济热点的不足。当然,紧跟热点,和人手有限有关,大家都在做,自然不敢不做。做这些网站的人,有的生活在中国,比如算是最早的“danwei”创办人金玉米,面对层出不穷的类似的网站,他已经开始转变开始的纯粹翻译的做法,开始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分析,比如,为何一张中国的报纸,要把某一条新闻当成头版头条。

我们采访的这位中秘,之所以选择离开,是觉得,想象和现实差别太大。原本以为,外国媒体相对大的空间,可以透过对中国的报道,看到一些改变,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这样的想法显然不现实,在他眼中,更多的改变,其实是因为中国媒体的报道。这份曾经让他非常向往的工作,渐渐没有了吸引力。

”我的目标,是可以更加直接的帮助别人。“因为这样,他决定了去国外读书,然后回国,加入民间机构工作。

”不过至少我的老板教会了我一样东西,那就是爱国和爱政府的分别。我的老板虽然是外国人,但是我知道,她很喜欢中国。“

-----------------
详细内容,本周五1920凤凰卫视中文台“走读大中华”,重播周六中午1125。

话题:



0

推荐

闾丘露薇

闾丘露薇

291篇文章 7年前更新

现供职于凤凰卫视。上海出生成长,香港实现理想,成为一个媒体人,相信吵闹不可怕,沉默更可怕。热爱新闻,热爱网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