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南都周刊专栏
---------------
       用这个词,是看到一篇评论文章。

 

这篇文章谈论的是最近一篇被媒体转载,网络热议的新闻报道,一位父亲,因为孩子没有北京户口,无奈之下把他送去了国际班准备出国,而他的前妻,孩子的生母因为早就有了美国国籍,准备把孩子的抚养权拿回去,给他一个美国身份,这样的话,只要这个孩子拿到了美国公民的身份,就可以回来北京参加高考了。

 

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几个观点:首先,这个孩子是不是能在2014年拿到美国公民身份还是一个未知数;其次,如果拿到了美国公民身份,那又何必来参加高考呢?第三,教育部澄清,如果只是侨民,没有入外籍,那这样的学生需要在国外连续居住两年才有高考资格,换言之,这条路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起步晚了,走不通了。最后,也是作者最主要的一个观点,那就是讨论关于异地高考的问题,或者户籍的问题,完全可以直接讨论,不需要拿这样一个和美国有关的个案作为由头。指出中国的媒体和舆论,不需要“托美反思”

 

搜索了一下,几乎所有的中文媒体网站,不分海内外,都转载了这篇报道,我想这篇为了取得北京高考资格而移民美国的报道,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关注,是这个个案,凸现了一种现实的荒诞。很多人说,现实生活往往比小说还要精彩曲折,这就算得上是一个例子。而对于媒体来说,关于异地高考的报道,已经有了太多,如果没有新的角度,新的切入点,就快要像那些煤矿事故一样,让媒体担心,读者们已经没有兴趣再看,再来谈论了。

 

虽然从道理上来说,如果被讨论的问题足够重要,足够涉及到公共利益,根本不需要“托美反思”,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说,从这则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来说,正是“美国”这个因素,让公众顺带对这个问题,又重新恢复了点兴趣。

 

同样的,那个娶了英国女子的山东农村的年轻人,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妻子是外国人,媒体对他的遭遇不会有任何的兴趣。不是因为媒体冷酷,或者势利,而是因为,和他有着相同遭遇的人太多了,比他的遭遇更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

 

因为有了一个外国妻子,于是公众跟随媒体有了一次“托外反思”的机会。和异地高考的问题一样,征地拆迁,上访,所有的这些,其实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遇到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借助一个外国人,才让公共舆论把焦点对准这个问题。

 

但是在中国,因然和实然就是如此大的不同。

 

拿征地来说,如果合理合法,那应该一视同仁,一切照章办事。如果不合理合法,也应该一视同仁,并且进行纠正。但是现在的结果却是,因为这名小伙会闹,而会闹的小伙子娶了一个外国人,而外国人会引来外国媒体,所以当局决定息事宁人,特殊处理。

 

但是,如果根源存在问题,那特殊处理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只是暂时减少正面冲突,但是问题却最终还是没有解决。

 

作为一个媒体人,其实我并不太喜欢这样的报道,因为往往受众会把焦点放到了其他问题上,比如为何官员会对涉外婚姻家庭网开一面?为何这个年轻人不干脆移民就算了?就好像前面那个准备移民高考的报道,很多人关心到底多少年能拿到绿卡,到底这条路走不走得通,反而还是没有关心到产生这些故事,这些遭遇的本质:异地高考是否可行和必要?征地为何总是产生这样那样的冲突?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征地过程为何充斥暴力?

 

有点悲哀,因为发现,很多问题报道的多了,讨论的多了,不是推动解决问题的速度,相反是在长期的拉锯中,公众率先变得麻木了,而声称以受众为先的媒体,也理所当然的放弃了。就拿中国的矿难报道来说,也就是几年的时间,大家已经觉得,如果只是几个人死亡的话,那只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故,即便报道,也就是短的不能再短的篇幅了。

 

也因为这样,虽然自己不喜欢这样的报道,但却很赞赏同行的努力。确实是在努力,努力用刺激受众眼球的方法,用一个个新的故事,来关心一些一直存在,没有太大改变的问题。

 

只是,如果只有媒体的努力,而受众不能保持足够的耐心,不能持续对这些暂时和自己无关,或许永远和自己无关的事情表现出足够的关心的话,我真的有些担心,当人们对“托美反思”,“托外反思”也变得麻木,不感兴趣的时候,还有怎样的角度?

 

其实,如果问题真的很严重,如果大家意识到,而且也在乎,又哪需要去用这样的角度和方式?身边如此多的个案,如此多的故事,如此多的遭遇,足够了。

 
话题:



0

推荐

闾丘露薇

闾丘露薇

291篇文章 7年前更新

现供职于凤凰卫视。上海出生成长,香港实现理想,成为一个媒体人,相信吵闹不可怕,沉默更可怕。热爱新闻,热爱网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