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华商报专栏
------------------

偶遇一个重要的新闻人物,对于记者来说,自然是觉得兴奋的事情。当然,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情才算得上是新闻,不同的媒体,不同的媒体人,不同的受众,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对我来说,很简单,是否关系到公共利益。

  说到偶遇,很多时候,身为记者是否反应敏捷非常重要。1996年的时候,一位香港同行坐飞机准备出差到北京采访,发现头等舱里面坐着一位歌手,而且很明显,怀孕了。于是,这位记者马上冲到头等舱拍了一张照片,成为这家报社的娱乐版独家,轰动一时。

  歌手怀孕和公共利益没有啥关系,但是可以满足人们巨大的八卦心,对于媒体来说,意味着销量。所以这名同行后来得到大老板的重金奖赏,而我其实也蛮佩服这位同行,因为她是跑政治新闻的,完全可能、也可以对于这名歌手的出现视而不见。

  还有一件香港记者偶遇的新闻,是2007年一名前香港政府官员陷入的“艳女门”事件。当时一群娱乐记者在湾仔采访一场演唱会,有记者眼尖,发现这名前官员手挽一名打扮艳丽的年轻女郎走出一间夜店,马上举机拍摄,于是其他娱乐记者也不甘落后。面对镁光灯闪个不停,这名官员取过女伴的假发,躲到旁边的餐厅,整个慌张躲避的过程,结果被全程记录。

  这些照片第二天成为各大报章的头条,当然不在娱乐版,而是头版头条,媒体曝光,妙龄女郎是一名陪酒女,并且有报道指,当晚的消费,有人替这名官员支付。接下来,就是媒体的穷追猛打,包括对那名妙龄女郎。虽然最终政府认为,不需要展开纪律聆讯,但是也马上批准了他要求提早退休的申请。

  追新闻,自然不能依靠偶遇了,而且现实生活中,偶遇并不经常发生,更多的场景,还是因为媒体用了“狗仔队”的手法。

  在香港,跟踪等候,不仅仅是针对艺人,同样针对官员、政治人物,或者是正热门的新闻人物,希望用这样的方法,披露更多的细节。上个星期,有香港媒体大篇幅报道一名内地神秘富豪,并且取得独家访问的机会,靠的是假装“偶遇”,事实上是记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位富豪居住活动的地方锲而不舍地等候。

  还有一种等候的方法,那就是在一些艺人名人经常出没的地方“守株待兔”,不知道会遇到谁,遇到了,用“偶遇”这个词,显然不准确,反而让受众疑惑,甚至浮想联翩。

  当然,也有一些狗仔队“偶遇”到的新闻,比如谁出现在某个商场购物,谁出现在某家餐厅和谁吃饭等,通常是有人向媒体通风报信,有时是竞争对手,有时候则是艺人自己。为什么?争取曝光率。

  香港在回归前,已经有第一把手落区,也就是到街头视察的传统。不需要记者偶遇,因为如果不安排媒体采访,会招致媒体批评不开放。即便是微服私访,也会有官方记者,之后发放图片和新闻稿,毕竟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公众自然有知情权。

  有人会觉得,官员走入基层是“公关秀”,“偶遇”会显得自然一些。但接触市民,不仅是展现亲民作风,更是接地气的最直接方法。即便是微服私访,也需要官方发布,只不过现在,发布的方法可以很多,社交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有大把选择。

话题:



0

推荐

闾丘露薇

闾丘露薇

291篇文章 7年前更新

现供职于凤凰卫视。上海出生成长,香港实现理想,成为一个媒体人,相信吵闹不可怕,沉默更可怕。热爱新闻,热爱网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