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1年05月27日 05:20

不要成为自己反对的那种人

南都周刊专栏

--------------------

 

差不多深夜12点,窗外想起一声枪声,这在班加西的夜晚太正常不过,太多用开枪的方式来发泄的年轻人。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争吵声,从房间的露台探头除去察看,楼下酒店门口,守卫的士兵正在和几个当地人推推搡搡。

 

自从二个星期前,班加西发生从反对派控制这个城市之后的第一次汽车爆炸事件之后,这家住满了外国记者的酒店门口,加强了警戒,没有登记过的车辆都不允许开到酒店门口...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4日 14:36

希望

外滩画报专栏
--------------------

我们在班加西的翻译哈迈德,这些日子总是显得非常的彷徨,因为他的人生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也面临着一些选择。

哈迈德是一个建筑工程师,原本在利比亚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在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只能够拿到一千多人民币工资的时候,他每个月的工资,是平均水平的四倍。不过很不好彩,还差三天就满一个月拿到工资的时候,冲突开始了,公司关了门,老板不知所踪,但是...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1日 16:00

说真话的代价

华商报专栏

-----------------

 

在利比亚首都的外国记者,有的冒着风险,溜出酒店,在很秘密的地方,采访到了反对卡扎菲的的黎波里民众,而为了保护这些被访者,他们直到离开利比亚,才播出了这些访问。而有的则在政府人员的陪同下,采访的黎波里的市民,结果人们像躲避瘟疫一样逃避着镜头和话筒。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叙利亚和约旦,黎巴嫩,以及土耳其的边境,那些从叙利亚逃难过来的叙利亚人,绝大多数保持沉默,因为他们...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9日 15:51

这些走上街头的利比亚人

国际先驱导报专栏

-------------------

 

 

在距离班加西一百多公里的迈尔季,去了一个市中心的住宅区,这个地方建筑高低大小参差不齐,有的是三层楼的深宅大院,有的则是用货柜车车身,加上一些泥土以及石块,搭建起来的住宅。这些房子,当然是利比亚的穷人住的。

 

去了其中一家,男主人是一名警察,一个月五百元蒂纳尔,不到三千人民币,加里面还有母亲,妻子以及四个孩子。最小的才八个月,漂亮的大眼睛,但是却粘满了...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5日 15:51

一个爱情故事

外滩画报专栏
-------------------

收到一封微博上的私信,一个网友询问,如果现在要来利比亚,从埃及边境进入的话,需要怎样的手续。我想可能是那些想要来做生意的中国人,所以没有多深究,只是告诉对方,因为东部口岸被反对派控制,并不需要签证,对于拿着中国护照的公民来说,只要申请了埃及签证就可以了。

不过很快,记者的本性开始浮现,于是去查看了这位网友的所有微博,原来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从她的微博可以看...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2日 15:45

大国下的国民

国际先驱导报专栏
------------------------

一到班加西,同事就提醒我们,去新闻中心做证件的时候,在证件上写香港,而不是中国,因为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这已经算是一种进步,因为在冲突刚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另外一批同事,在被问到是哪里人的时候,总是要说自己是韩国人。这是因为,如果在这个反对派控制的地方,当别人听到是中国人之后,总是需要花上一段时间,被对方质问,中国政府为何支持卡扎菲?因为在联合国1973决议案...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0日 15:34

听听他们的声音

南都周刊专栏

-------------------

 

在班加西,问一个年轻的大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这场反对卡扎菲的革命,你们希望依靠谁?西方还是阿拉伯国家?”

 

这一直是让我觉得这场在中东的革命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反对派们,站在西方阵营,他们把西方的干预引入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如果看仔细一些的话,会发现,虽然他们欢迎西方的介入,尤其是在军事上的协助,但更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在卡塔尔首都...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8日 15:18

我遇到的这些利比亚女性

外滩画报专栏
-------------------

十年前到的黎波里,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当地的女性,街道上,餐厅,看不到女性,虽然卡扎菲有着一支著名的女子保镖队。

在班加西呆了十多天,女性出现在各个角落,示威者,志愿者,还有过渡政府中的女性成员,虽然暂时只有一个。

从法律上来说,利比亚男女平等,工作机会均等,工资收入均等,五十年代,就已经有了女法官,在阿拉伯国家里面,算是非常前卫。卡扎菲1969年上台之后,,男女大学...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5日 15:25

利比亚风暴的导火索

国际先驱导报
-----------

在班加西高等法院大楼外面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照片,走过那里,人们就会告诉你,那些人里面,除了这次示威开始之后,死在政府镇压下的民众,还有一批人,则是1996年,在的黎波里阿布萨利姆监狱遇害的民众。在这些照片里面仔细寻找,会看到一个红色的数字:1200,事实上,死亡的数字超过了1270人。

在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利比亚政府在全国范围,透过警察以及内政部的人员搜捕反对派,他们大部分被...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3日 16:44

老太的力量?法治的力量!

南都周刊专栏
-------------------

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因为一位老太太的一纸状纸打赢了官司,而无法如期动工。对于香港人来说,这样的事情并不陌生,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4年的领汇事件,同样也是一个老太太,一场官司,使得领汇没有能够按照既定日期上市。

?当时,香港政府很不爽,不少香港民众也很不爽。领汇是指特区政府将房屋委员会管理的公屋屋村停车场以及商场包装上市,因为这是房委会正在赚钱的资产,所以只要买了...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01日 15:06

利比亚的舆论战

外滩画报专栏
------------------
抵达班加西的那天,正好两名在米苏拉塔遇难的记者的尸体也抵达了班加西。在班加西的同行们,为他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悼念仪式。没有镜头,没有采访,只是为了表达对同行的一种敬意。正如一篇文章的标题那样:为了争相而死的两名记者。

他们不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后一批因为工作,而失去生命的记者。每年,都会有记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死亡,因为战乱,因为迫害,因为意外,作为这个行业的一分子...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28日 16:16

班加西的年轻人

国际先驱导报专栏
------------------

不管是坐车,还是走在班加西的街头,那些在你身边走过的年轻人,或者是开车经过的年轻司机或者是车上的那些年轻的乘客,总是要向你举起一个v字,不单单是对着我们这些外国人,这也是他们相互致意的一个新的方式。

这场发生在利比亚国内的革命,从班加西开始,而首先走向街头的,正是年轻人,不过,二个月过去,过渡政府已经成立,所有的运作已经由那些从国外回来,或者是从卡扎菲政府倒戈...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24日 14:05

统一就是美?

华商报专栏
---------------

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曾经和朋友在深圳的一个商场里面开过一个服装店,最伤脑筋是应该如何设计商店的招牌。小本经营,一切都要节省,而且那个时候也还没有开始流行室内设计,所以,最终的店名还有招牌的设计,都是依靠我们自己从各种杂志上寻求灵感,最终拼凑出来,最后的成果,就是站在商场里面,发现自己的小店还显得颇为醒目。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觉得,人们看招牌,其实是看到了这家店的主人,感觉...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8日 10:57

内地孕妇香港产子的换位思考

南都周刊专栏
-----------------

和朋友聊起内地孕妇到香港产子的事情,朋友说,其实影响还是蛮大的,因为她去进行妇科检查,结果需要排期一个星期才能够轮候到,而她在诊所等候医生的时候,发现身边坐着的,几乎都是讲普通话的孕妇。

这并不让我觉得奇怪,应该是两年前了,去香港的私家医院看病,发现缴费的地方分成了两个窗口,其中一个写着:内地孕妇缴费处,事实上这家私家医院的产房当时正在进行扩建,而我也已经听不止一...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3日 12:28

我们怎样看对方?

中国青年报专栏
------------------

周末的时候主持了一个论坛,请来两名学生讲者,都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科学生,不过一个土生土长,一个则是来自深圳的内地学生。和大部分的内地学生不同,这位学生算是很积极的融入当地,因为请他来当讲者,就是因为他参加了大学里面的一个读书会,而这读书会里面,内地学生并不算多,而他不单参加,还是发言很积极的一个,于是给主持读书会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像这名香港学生那样...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11日 17:50

香港新移民

原文www.my1510.cn

 

如果说地地道道的香港人,应该是那些原来的水上人家还有新界的原居民。每一次中国的局势动荡,就会有大批的移民进入香港。

1974年之前,进入香港是不受限制的,对于内地人来说,唯一要考虑的,是如何躲过中国边防的阻截甚至子弹,能够游到深圳河的那一边,因为在六十年代,偷渡等同于叛逃,如果被抓到,后果严重,而不听劝阻的那些,则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推介一本书,陈秉安写的[大逃港],撇开那些过于...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9日 11:57

让我们谈钱这个问题

华商报专栏
-----------------

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的四千万身家言论,在网络以及媒体上引发争议,董藩发表六点声明,并且在结尾当中强调,自己是教房地产的,必须和学生谈钱、谈投资,他是在讨论投资和经营,不是讨论道德修养,并且批评中国人的缺陷在于,喜欢钱却不爱谈钱。

身为学者,董藩犯了一个以偏概全的毛病,喜欢谈钱的中国人太多,他自己就是一个实例,至于不允许教授谈钱,那让支持他的那些人情以何堪...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7日 10:51

关注抑郁症

国际先驱导报专栏
--------------------

因为关于北大会商问题的讨论,让我开始关注抑郁症这个问题。

对于不少大学来说,往往非常担心,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而想不开走上绝路,虽然学生自杀的新闻通常处理得比较低调,但是这又是一个存在的现实问题。这也是一些北大学生支持会商制度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看到身边有一些同学情绪出现低落或者波动,他们相信,对于这些学生如果能够提供帮助的话,应该可以防止他们走上极端。

一位曾...


阅读全文>>
2011年04月04日 11:53

和百度不谈感情

上周一为[南都周刊]写的文章,已见报
-------------------------------------------

百度发表声明,会在三天内删除所有未获授权的文学作品,并且向作家道歉,但是百度不承认自己有违反法律的地方。

百度强调的是,百度文库适用于避风港原则,也就是按照2006年7月1日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2条第3款,指网络存储空间提供者如果“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不构...


阅读全文>>
2011年03月31日 01:04

人大讲座的开场白

这些日子关于大学生的讨论很多,比如非诚勿扰中那个哈佛本科,牛津硕士,伯克利在读博士的安田。看到很多评论,把一个安田上升到代表整个哈佛,似乎哈佛出来的学生都是这个样子的,觉得非常的好笑,也因此在把哈佛教育来和中国的大学教育进行比较,就会觉得,这又是一个简单化和标签化的典型逻辑。甚至,因为自己固有的偏见,有些恶意的揣测,这会不会又是一次炒作,甚至产生一种念头,是不是需要去检测一下这个安田的真实身份。

...

阅读全文>>